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课程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心理发展,常见心理行为
心理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既是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人类心理活动一方面受到大脑功能活动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制约。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创造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人类心理活动的高度发展。
¥98.00
  • 课程介绍
  • 课程目录

第十章  心理健康

1.心理过程的概念(掌握)

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应过程。

 

2.心理过程的内容(掌握)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个性心理包括的内容(掌握)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性。

 

4.个性倾向性包括的内容(掌握)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5.个性特性包括的内容(掌握)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9.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

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0.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掌握)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11.心理健康包括的内容(掌握)

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健全、④行为协调、⑤人际关系适应、⑥反应适度,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12.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

①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与愉快、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良好的适应能力。

 

15.心理咨询的主要技术(掌握)

主要包括①共情、②倾听、③提问、④表达。

 

16.共情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内容(对来访者所陈述的事实、观点、情况等是否有准确的了解);

②来访者的感受(主要是指辅导者通过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准确地了解他(她)对此事的情感体验);

③辅导者对来访者情感程度的把握较为全面和准确。

 

17.倾听的主要内容(掌握)

包括①来访者的经历;②来访者的情绪;③来访者的观念;④来访者的行为。

 

19.提问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开放性提问,通常以“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告诉我”等形式提问;

②封闭性提问,通常以“是否”、“有无”等提问。

 

21.表达技巧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鼓励、②释义、③澄清、④解释、⑤自我暴露。

 

25.人际沟通的概念(掌握)

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28.有效沟通的行为要素(掌握)

①目光接触 ②点头赞许 ③专心一致 ④有效重复 ⑤避免打断对方说话 ⑥转换角色

 

29.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

①焦虑与焦虑症 ②抑郁与抑郁症 ③恐惧与恐惧症 ④强迫症 ⑤疑病症 ⑥网络成瘾 ⑦性心理问题 ⑧婚恋问题 ⑨ 社会适应问题 ⑩心理应激障碍

 

30.焦虑的概念(掌握)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感到某种不利情况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

 

31.焦虑症的概念(掌握)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成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诊断为焦虑症,也称焦虑障碍。

 

33.抑郁的概念(掌握)

抑郁或抑郁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力减退、精神运动迟滞等精神症状,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如失眠)。

 

34.原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掌握)

原发性抑郁障碍是指除外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抑郁综合征。

 

35.继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掌握)

继发性抑郁障碍由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引起的抑郁综合征。

 

36.抑郁症的表现(掌握)

①一天中的多数时候情绪沮丧(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情绪可以表现为易怒)。②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③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④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⑤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⑥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或明显的食欲减退或者增加。⑦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⑧性欲明显减退。⑨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⑩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一天中情绪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37.抑郁症的概念(掌握)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比抑郁更为严重。

 

52.网络成瘾的概念(掌握)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53.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掌握)

①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

②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③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a.为达到满足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b.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c.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d.固执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e.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④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54.性心理问题的概念(掌握)

性心理问题是以异常行为作为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那些不引起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境,对患者有强烈的性唤起。

 

55.性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掌握)

①恋物癖 ②异性装扮癖(异装癖) ③露阴癖 ④窥淫癖 ⑤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⑥易性癖

 

64.社会适应问题的概念(掌握)

社会适应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

 

65.社会适应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

①个体 ②情境 ③改变

 

73.个人成长因素中婴儿期的主要内容(掌握)

断奶引起的分离焦虑。

 

74.个人成长因素中幼儿期的主要内容(掌握)

开始进行社会交往,在游戏中学会和他人合作。家长应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多陪伴,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保护其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发展。

 

75.个人成长因素中学龄期的主要内容(掌握)

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引导学习兴趣等。

 

76.个人成长因素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内容(掌握)

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学习问题、性问题、社会适应不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用客观的标去衡量现实状况,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加强应对技能。

 

79.形成心理问题的其他因素(掌握)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性

 

80.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掌握)

一个是改变环境;另一个是改变自己:调节自我的认知 调节自我情绪,选择适当行为 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

 

81.调节自我认知的方法(掌握)

校正自我认知 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纠正归因偏见 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

 

82.调节自我情绪的适当行为(掌握)

宣泄 转移

 

83.适用的宣泄方法(掌握)

倾诉 哭泣 写作


综合
评分
96.0
津津有味
10分
课程帮助很大,谢谢孔老师
2019-9.27
津津有味
10分
课程帮助很大,谢谢孔老师
2019-9.27
手机号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号
验证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